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典型  >  正文

师德典型

黄大年的追梦人生

发布时间:2020-04-29 08:56:36   |   点击数量:

2017-07-03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他是享誉世界的地球物理学家。他的科研可以上天、入地、潜海。他让中国正式进入了“深地时代”。有外国媒体报道说,他的回国,让某国当年的航母演习舰队后退了100海里。

他,就是黄大年。

黄大年(右二)与家人在英国时的合影(资料照片)

今年1月8日,素有“拼命黄郎”之称的黄大年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58岁。他离世虽然已近半年时间,但他短暂而辉煌的追梦人生,持续引发着社会各界的追忆和缅怀。

诗书传家翰墨骨

1958年,黄大年出生于广西南宁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父母的引导下,黄大年从小就对科学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三钱”事迹、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等都是父母经常向他谈到的话题。他看的连环画、玩的游戏也都与科学知识相关。

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严格的科学训练,让黄大年掌握了很好的学习能力。黄大年曾回忆说,他小时候和父亲下象棋,父亲会训练他记棋局;读书过半时,父亲会合上书,让他复述刚看的内容……

突如其来的“文革”彻底改变了黄大年的生活轨迹。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随父母下放到桂东南的偏僻山村,到离家最近的一所小学也要走很远的山路,而且有野兽出没。

初中时,黄大年被送到广西罗城县的乡村“五七”中学寄读,这是“准军事化”管理的学校,半年才能见一次父母。

当时,学校里有很多很优秀的老师,多数是“下放”到此的大知识分子。这让黄大年看到了现实生活中知识分子的一面:认真、不苟言笑,忍辱负重。“他们也让我懂得了,知识分子无论放在哪里,都会发光。”他说。

高中时,黄大年又随下放的父母转移到了广西贵县(今贵港市),并以优异成绩考进贵港中学,又开始了寄读生活。

高中毕业后,17岁的黄大年到地质队参加工作。由于身体条件好,反应机敏,学习成绩优秀,他被挑选为物探操作员,首次接触航空地球物理。那时候的工作充满风险,为采集到关键数据,进行有人驾驶飞机操作,他的一些同事还牺牲了生命。黄大年额头上的疤痕就是那时留下的。

1977年恢复高考。黄大年知道消息时,距高考仅剩3个月。但他没有抱怨,而是选择拼命读书、复习。在他心里,知识才是力量,知识精英是民族的脊梁。

黄大年曾回忆,当时参考资料只有考试大纲,只能尽全力汲取所有能接触到的知识。此时,他从小形成的快速学习能力派上了大用处,两本300页的政治、史地复习书,临考前3天全部背完。在赶往大山深处的高考考点——广西容县杨梅公社高中那一整天的山路上,他仍在学习。

最终,黄大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国家重点大学——长春地质学院,就读于应用地球物理系,开始了人生中最重要、最珍贵的一段时光。

归心不移故土情

1978年春节刚过,黄大年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全家人为之激动落泪,像做梦一样。

1978年2月下旬,从广西贵县七里桥村出发,经过4天3夜的长途跋涉,黄大年来到了正值冰天雪地的吉林长春。一位个头不高的老师负责接站,他一边关切地问黄大年是不是脚都肿了,一边帮黄大年扛起行李,并送到学生宿舍。

“一路上,我的心情都非常激动,更被老师的热情感染着。”黄大年曾回忆说。

这位老师就是黄大年的辅导员王平老师,王老师后来成为国土部航遥中心主任。30多年来,他们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

黄大年就这样开启了求学之路,并从此与地球物理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生长在南方的黄大年,上学携带的衣物完全无法抵御东北的严寒。被子单薄,没有棉裤,有老师亲手为他缝制棉裤。广西教学基础薄弱,有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帮他补课……

作为下放知识分子的后代,在大学期间,黄大年感受到温暖,感受到被尊重的快乐,心中充满了阳光,也充满了科技报国的梦想。师生的情谊,也让他忘却了生活上的艰苦,很快融入新的大家庭中。

黄大年的同学、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林君回忆说:“我们曾许下心愿,共同努力研制属于我国的地球物理探测仪器。”这期间黄大年曾放弃赴美留学机会,专心留校搞科研。

1992年,黄大年获得“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的全额资助,赴英国攻读博士学位,成为当时30个公派出国留学生中的一员。出国前,黄大年坚定地对同学说:“我一定会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带回来。”

1996年获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后,黄大年第一时间返回长春地质学院报到,兑现学成归国的承诺。

不久,他又被派往英国,在剑桥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任高级研究员12年,曾担任研发部主任等关键职务。他带领的研发团队被同行公认为国际上最优秀的团队之一,成果一直处于地球物理探测领域前列。

一晃“海漂”18年,黄大年一家在英国生活富足。妻子经营了一家诊所,女儿也学业有成。但他从未忘记对祖国的承诺。18年间,他总惦念着母校,经常回访交流,拓展母校师生们的国际视野。

他的同学毛翔南至今仍珍存着1982年黄大年写在他本上的赠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铁肩担起兴邦任

妻子在变卖苦心经营的诊所时失声痛哭。她是学医的,那是她一辈子的梦想。

“别走了,你在这里,我们会有更多的成就。”同事说。

黄大年当时感慨:“必须立刻走,我怕再多待一天都有可能改变主意”。

2009年年底,黄大年担任母校吉林大学全职教授,并被选为“国家深部探测专项高科技技术装备项目”首席科学家。

这个项目以吉林大学为中心,协调包括中国科学院等多个科研单位在内的科研人员近400人。他首推我国实物车载、舰载、机载和星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研发工作,这是世界科技强国竭力追求的核心技术,也是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

但半年后,黄大年感到不堪重负,甚至萌生了辞去首席科学家职务的念头。因为他回国才发现,在思维和做事风格上,国内和国外有很大差别,遭遇到的问题超出预想。他感叹融合的艰难,甚至一度失去信心和方向。

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邀请70余位代表到北戴河休假,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探望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黄大年把习近平总书记与专家们的合影,挂在办公桌对面的墙上直至去世。“我每天都能看到国家领导人鼓励和关注的目光,激励我们为国家实现强国梦想拼尽全力。”黄大年曾说。

作为战略科学家,黄大年首次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攻关技术瓶颈,突破国外技术封锁。他负责的“深地探测仪器装备”项目实现重大突破,“地壳一号”的成功研发让我国实现了“挺进地心第一步”,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地下万米大陆科学钻探专用设备和能力的国家。

2016年,由多位院士专家组成的验收会上,黄大年团队经过6年攻关完成的“深地探测仪器装备”成果获得了国际领先水平的高度评价。成果入选国家科技创新成就展,与屠呦呦等著名科学家并列上榜。

一生追梦铸就永恒

在续签合同时,黄大年只提了一个要求:再延长两年,在吉林大学一直工作到退休。续聘后,黄大年曾表示:这意味着我的后半生将全部奉献给我“大学梦”开始的地方。

之后的黄大年更加拼搏,不知疲倦,几乎是夜以继日地工作。“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这是黄大年入党志愿书中的夙愿,也是他一生追梦的真实写照。

黄大年核心团队成员焦健说,去年端午节临放假前一天,黄老师的学生吴国超从老家寄来了五芳斋的粽子。黄老师马上喊大家一起到茶思屋品尝。大家煮好粽子后,几次催黄老师来一起吃,他才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工作。黄老师吃粽子的时候,还和大家讨论新近发生的国内外新闻,从国内外大事聊到校园趣事。“说到高兴的时候,他习惯地招呼大家喝点冰镇啤酒,说是过节得有过节的气氛。”焦健回忆说。

吉林大学仪电学院副教授刘杰回忆,黄老师经常没时间吃饭,用咖啡“顶”着去开会。

2016年12月8日,从外地返回长春的黄大年住进了医院。博士生王泰涵回忆说:“就在手术前几天,他还在病房里给我讲解科研项目需要改进的地方……”

然而,黄大年最终没能战胜病魔,58岁的人生戛然而止。

黄大年的助手于平说:“黄老师在吉林大学地质宫五楼的办公室,灯光通常一直会亮到深夜。如今我们再也看不到那灯光了,因为点亮它的人累了,想休息了,而且一狠心给自己放了一个没有期限的长假……”

黄大年的溘然长逝令人无比痛惜。他的生前友好大部分是知名科学家,他们在接受采访中表示,黄大年是我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科技界还有众多像黄大年一样的科学家,他们有和黄大年一样的科学追求、家国情怀、人格魅力,默默奉献,无怨无悔,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科技强国最可宝贵的财富。

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说:“黄大年是最单纯的、忠心赤胆的海归科学家,单纯到为了祖国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倾注全部精力。他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是460万留学生的楷模,他的精神感染激励的是一个领域、一批学子、一代人。”

王献昌呼吁,在学习弘扬黄大年精神的同时,要更加关心科技人才,关心他们的生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革除体制机制之弊,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早日推动中国建成科技强国。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说,黄大年教授用他的生命树立起了一座丰碑和一个标杆,是广大师生身边鲜活的模范人物。学校正在考虑以多种形式纪念黄大年,并一代一代地把黄大年科学、奉献精神传承下去。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黄大年所在学院和团队,把黄大年未竟的事业继续下去。(记者 张建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于姗姗对此稿亦有贡献)